商山早行
- 作者
- 背景
- 翻译
- 标注
- 注释
- 点评
- 鉴赏
《商山早行》作者
温庭筠
《商山早行》背景
创作背景
《商山早行》翻译
AI智能翻译
槲叶落山路,淡白的枳花,照亮了驿站的泥墙。
(明释墙作一次:照骚墙)
因思杜陵梦,一群群野雁,正嬉戏在圆而曲折的池塘。
古诗词翻译
翻译
黎明起床,车马的铃铎已震动;一路远行,游子悲思故乡。
鸡声嘹亮,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;足迹依稀,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。
枯败的槲叶,落满了荒山的野路;淡白的枳花,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。
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;一群群鸭和鹅,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。
《商山早行》标注
词典引注
1征铎[zhēng duó]: 远行车马所挂的铃。
【引】 唐 温庭筠 《商山早行》诗:“晨起动征铎,客行悲故乡。” 明 高启 《倦寻芳·晓鸡》词:“征铎车前都已动,朝衣灯下应初着。”《随园诗话》卷一引 清 洪升 《晓行》诗:“四野绝无人,但闻征铎响。”
2客行[kè xíng]: 离家远行,
【引】在外奔波。《古诗十九首·明月何皎皎》:“客行虽云乐,不如早旋归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《还都道中作》诗:“昨夜宿 南陵 ,今旦入 芦州 。客行惜日月,崩波不可留。” 唐 温庭筠 《商山早行》诗:“晨起动征铎,客行悲故乡。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。” 明 吴骐 《感时节事寄计子山陆孝曾》诗:“客行愁道路,时事虑萧墙, 蓟 北非吾土, 秦 中亦客乡。”
3茅店[máo diàn]: 用茅草盖成的旅舍。
【引】言其简陋。 唐 温庭筠 《商山早行》诗:“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。” 宋 杨万里 《不寐》诗:“忽思春雨宿茅店,最苦仆夫催去程。” 明 沈鲸《双珠记·辕门遇友》:“暮宿月留茅店影,晓行鸡弄竹窗声。” 姚雪垠 《长夜》十三:“岗下边有几家茅店。”
4板桥[bǎn qiáo]: 木板架设的桥。
【引】《墨子·备城门》:“为斩县梁,聆穿,断城以板桥。” 孙诒让 间诂:“连板为桥,架之城堑以便往来。” 唐 温庭筠 《商山早行》诗:“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。” 明 蒋一葵 《长安客话·浑河》:“跨河板桥甚敧,行者率猿臂渡,毛骨尽竦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十七回:“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,度过桥去,诸路可通。”
5枳花[zhǐ huā]: 枳树之花。
【引】 唐 雍陶 《寄襄阳章孝标》诗:“闻说小斋多野意,枳花阴里麝香眠。” 唐 温庭筠 《商山早行》诗:“槲叶落山路,枳花明驿墙。” 明 何景明 《画山水》诗:“枳花竹叶春江曲,江头无人水空绿。”
6驿墙[yì qiáng]: 驿舍的围墙。
【引】 唐 温庭筠 《商山早行》诗:“檞叶落山路,枳花明驿墙。”
7凫雁[fú yàn]: (2).鸭与鹅。
【引】 唐 温庭筠 《商山早行》诗:“因思 杜陵 梦,凫雁满回塘。”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朱雀门外街巷》:“近东即 迎祥池 ,夹岸垂杨、菰蒲、莲荷,凫雁游泳其间。”
8回塘[huí táng]: (2).回曲的水池。 南朝 梁简文帝 《入溆浦诗》:“泛水入回塘,空枝度日光。
【引】” 唐 温庭筠 《商山早行》诗:“因思 杜陵 梦,凫雁满回塘。”
《商山早行》注释
古诗词注释
注释
⑴商山:山名,又名尚阪、楚山,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。作者曾于大中(唐宣宗年号,847~860)末年离开长安,经过这里。
⑵动征铎:震动出行的铃铛。征铎: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。铎:大铃。
⑶槲(hú):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。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,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。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。
⑷枳花明驿墙:个别版本(如人教版《语文》九年级上册“课外古诗词背诵”)作“枳花照驿墙”,有人认为“照”是错误的(见《枳花明驿墙——人教版〈语文〉九年级上册指瑕》)。明:使……明艳。枳(zhǐ):也叫“臭橘”,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。春天开白花,果实似橘而略小,酸不可吃,可用作中药。驿(yì)墙:驿站的墙壁。驿: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、换马的处所。这句意思是说: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。
⑸杜陵:地名,在长安城南(今陕西西安东南),古为杜伯国,秦置杜县,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,因名杜陵,这里指长安。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,途经商山。这句意思是说: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。
⑹凫(fú)雁:凫,野鸭;雁,一种候鸟,春往北飞,秋往南飞。回塘:岸边曲折的池塘。这句写的就是“杜陵梦”的梦境。
⑺回塘:岸边弯曲的湖塘。
《商山早行》点评
《王直方诗话》
《唐诗笺注》
《葚原诗说》
《唐诗别裁》
《唐律消夏录》
《唐贤小三昧集续集》
《诗人玉屑》
《唐诗快》
《唐诗选脉会通评林》
《历代诗法》
《初白庵诗评》
《六一诗话》
《唐诗镜》
《唐诗分类绳尺》
《唐二体诗评》
《诗薮》
《唐诗成法》
《瀛奎律髓汇评》
《唐诗隽》
《苕溪渔隐丛话》
《麓堂诗话》
《碛砂唐诗》
《商山早行》鉴赏
唐诗鉴赏辞典
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,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,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。商山,也叫楚山,在今陕西商县东南。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,经过这里。
首句表现“早行”的典型情景,概括性很强。清晨起床,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,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,旅客们套马、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。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,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。“在家千日好,出外一时难”。在封建社会里,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、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,往往安土重迁,怯于远行。“客行悲故乡”这句诗,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。 ...
诗词赏析
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,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,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。
首句表现“早行”的典型情景,概括性很强。清晨起床,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,旅客们套马、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。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,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。“在家千日好,出外一时难。”在封建社会里,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、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,往往安土重迁,怯于远行。“客行悲故乡”这句诗,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