稚子弄冰

[宋代] 杨万里
韵脚:"庚"韵

zhìjīnpéntuōxiǎobīng 
cǎichuāndāngyínzhēng 
穿
qiāochéngqìngchuānlínxiǎng 
穿
zuòsuìshēng 
  • 作者
  • 背景
  • 翻译
  • 标注
  • 注释
  • 鉴赏

《稚子弄冰》作者

杨万里

杨万里, , 宋代诗人, 1127 - 1206
杨万里,字廷秀,号诚斋,男,汉族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)人。南宋杰出诗人,与尤袤、范成大、陆游合称南宋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、“南宋四大家”。

《稚子弄冰》背景

创作背景

 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(1179)春,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。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,立春前一日,用土牛打春,以示迎春和劝农。打春之牛,后亦以苇或纸制。一般是由当地的长官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,礼毕回署,接着众农民将春牛打烂。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,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。

《稚子弄冰》翻译

AI智能翻译

小儿子金盆脱理解冰,彩丝挖取当银发出。
(银发出一篇:银钮)
敲成玉磬穿过树林响,忽然变成玻璃碎地声音。
(玻璃作一次:漩瓈)

古诗词翻译

翻译
清晨,满脸稚气的小孩,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,提在手中。
轻轻敲打,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,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,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--冰块落地,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。

《稚子弄冰》标注

词典引注

1银钲[yín zhēng]: (1).银色的钲。

【引】 宋 杨万里 《稚子弄冰》诗:“稚子金盆脱晓冰,䌽丝穿取当银钲。” 周汝昌 注:“钲,古代乐器名。罗类,或即用以代锣。”

《稚子弄冰》注释

古诗词注释

注释
①稚子:指幼稚、天真的孩子。
②脱晓冰:在这里指儿童晨起,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。
③铮: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。
④磬(qìng):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,形状像曲尺,用玉、石制成,可以悬挂在墙上。
⑤玻璃: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,也叫水玉,并不是现在的玻璃。

《稚子弄冰》鉴赏

诗词赏析

 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,用生动形象的“穿林”响声和贴切的比喻,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。

 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,充满了乐趣:心态上,寒天“弄冰”,童心炽热;色泽上,“金”盘“彩”丝串“银”冰;形态上,是用“金盘”脱出的‘‘银铮”,圆形;声音上,有 “玉罄穿林响”的高亢,忽又转 作“玻璃碎地声”的清脆。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,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,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、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。 ...

杨万里的其他诗词


三九古诗词@2025 www.39care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