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▪故园今日海棠开
- 作者
- 背景
- 翻译
- 标注
- 注释
- 鉴赏
《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▪故园今日海棠开》作者
杨万里
《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▪故园今日海棠开》背景
创作背景
《《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》杨万里 》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(1180年)春天,当时作者离家宦游,正在广州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之职。一说这组诗作于淳熙八年(1181年)。
淳熙六年(1179年)正月,杨万里离家南行赴广州任职,三月抵达广州官舍。此时诗人虽已经五十多岁了,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当年,他对国家分裂,北方大好河山沦于敌手,感到悲愤。他对宋孝宗重用奸党,打击忠臣,不图恢复,甚为忧虑。他因直言谏诤,屡遭排斥,官职频迁,心情颇为忧郁,对于仕宦有些厌倦,因而产生归隐之念。他在《四月十三日度鄱阳湖》诗中说:“游倦当自归,非为猿鹤怨。”故上任后,常有叹老嗟衰、思乡怀旧之感。这组诗就是在这种心情下写的。
《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▪故园今日海棠开》翻译
AI智能翻译
万物皆春人独老,一个年过社燕方回。
似青似白天浓淡,欲堕回飞絮往来。
没有那风光吃不到,派诗招入翠玉杯。
竹边台榭水边亭,不要人跟着只独行。
乍暖柳条没有力气,淡晴花影不清楚。
一番超过下雨来小路,没有几个新禽有喜欢音乐。
只欠翠绿纱红映肉,两个年寒食负先生。
古诗词翻译
翻译
今天天气晴朗,春风和暖,正是家乡海棠开花的时候;我在梦中回到江西吉州吉水老家,看到了海棠一朵一朵都开了,这繁花就像美丽的锦绣堆起来似的。
此时虽大地回春,万物欣欣向荣,但人却老了;每年过了社日,燕子才飞回来。
春天像青又像白、不浓又不淡的天色,正是初晴景象;就在这春空里,柳絮将飞又落下。
无奈这美好的春日风光吃不得,那么就让诗歌把它招引到翡翠琼瑶做的酒杯中来吧。
这里竹边有台榭,水边有亭子,风景秀美,环境清幽,不需要随从,独自一人在这里漫步就很好。
春天初暖,柳叶吐芽,迎风起舞,妩媚多娇;盛开的花朵在阳光照映下倩影婆娑,朦胧惝恍。
经过一番雨冲刷的园林,道路更洁净,显得更幽深;那刚飞出窝的小鸟更显得欢快,鸟啼声此起彼伏,悦耳娱心。
这里的风景固然美丽,可惜少了丰满美丽的海棠花;那故乡的海棠花已经辜负了两个寒食没见到了。
《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▪故园今日海棠开》标注
词典引注
1翠琼[cuì qióng]: 绿色的美玉。
【引】 宋 杨万里 《春晴怀故园海棠》诗:“无那风光餐不得,遣诗招入翠琼杯。” 宋 郭世模 《瑞鹧鸪·席上》词:“明月宝鞲金络臂,翠琼花珥碧搔头。”
《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▪故园今日海棠开》注释
古诗词注释
注释
⑴社:社日。古时祭灶神(土地神)之日,有春、秋二社,春社是向社神祈请丰年之祭,秋社是收获后报谢社神之祭。
⑵无那:无奈。
⑶翠纱红映肉:语出苏轼诗《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》:“朱唇得酒晕生脸,翠袖卷纱红映肉。”形容海棠的淡红浅晕。
⑷末两句作者原注:“予去年正月离家之官,盖两年不见海棠矣!”
《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▪故园今日海棠开》鉴赏
诗词赏析
第一首诗开头点题,写春晴怀念故园(家乡)的海棠。俗话说,“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”。想海棠,真的梦见家乡繁花似锦的海棠。当然,也不一定真的做了这种好梦,诗人有时喜欢假托梦境来表现极端想念。也就是借“有所梦”,来表现“有所思”。如果以为诗中写梦,都是真的做梦,那就被诗人瞒过了。写梦只是一种手段,目的在于表达思念之情。
颔联、颈联写梦醒之后,眼前所见之景。第三句,“万物皆春”明点“春”字。作者从春日海棠开花,想到万物回春,又联想到自己将要老了。春天,古时叫“青春”,后来,人在青年时期也叫“青春”。春天的景色和青春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