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
出自:[唐代]李白所作《清平调词三首▪云想衣裳花想容》
拼音:yún xiǎng yī cháng huā xiǎng róng , chūn fēng fú jiàn lù huá nóng 。
诗句: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
繁体:雲想衣裳花想容,春風拂檻露華濃。
翻译: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,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。
《清平调词三首▪云想衣裳花想容》作者
李白
《清平调词三首▪云想衣裳花想容》背景
创作背景
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,这组诗共三首,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。唐玄宗天宝二年(743年)或天宝三年(744年)春天的一日,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,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。唐玄宗却说:“赏名花,对妃子,岂可用旧日乐词。”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。李白奉诏进宫,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。
《清平调词三首▪云想衣裳花想容》标注
词典引注
1露华[lù huá]: (1).露水。
【引】《赵飞燕外传》:“婕妤浴豆蔻汤,傅露华百英粉。” 唐 李白 《清平调词》之一: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” 清 郑燮 《和雅雨山人红桥修禊》之四:“草头初日露华明,已有游船歌板声。”
2若非[ruò fēi]: 如果不是;
【引】要不是。《后汉书·卓茂传》:“若非公马,幸至丞相府归我。” 唐 李白 《清平调词》之一:“若非 群玉 山头见,会向 瑶台 月下逢。” 明 刘基 《御制平西蜀文》:“若非圣君,安敢受此美称善扬者也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儗播布美术意见书》:“受者譬如曙日出海,瑶草作华,若非白痴,莫不领会感动。”
3群玉山[qún yù shān]: 传说为 西王母 所居处。
【引】《穆天子传》卷二:“天子北征,东还,乃循 黑水 。癸巳,至于 群玉之山 。”按,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“玉山,是 西王母 所居也” 晋 郭璞 注:“此山多玉石,因以名云。《穆天子传》谓之‘群玉之山’。” 唐 李白 《清平调》词之一:“若非 群玉山 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。”
4会向[huì xiàng]: 犹应在。
【引】 唐 李白 《清平调词》之一:“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