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佳人妆楼颙望,误几回天际识归舟。
出自:[宋代]柳永所作《八声甘州•对潇潇暮雨洒江天》
拼音:xiǎng jiā rén zhuāng lóu yóng wàng , wù jī huí tiān jì shí guī zhōu 。
诗句:想佳人妆楼颙望,误几回天际识归舟。
繁体:想佳人妝樓顒望,誤幾迴天際識歸舟。
《八声甘州•对潇潇暮雨洒江天》原文
......
惟有长江水,无语东流。
不忍登高临远,望故乡渺邈,归思难收。
叹年来踪迹,何事苦淹留?
想佳人妆楼颙望,误几回天际识归舟。
争知我倚阑干处,正恁凝愁。
《八声甘州•对潇潇暮雨洒江天》作者
柳永
《八声甘州•对潇潇暮雨洒江天》背景
创作背景
《八声甘州•对潇潇暮雨洒江天》标注
词典引注
1暮雨[mù yǔ]: 傍晚的雨。
【引】 宋 柳永 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对萧萧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。” 许地山 《空山灵雨·爱底痛苦》:“暮雨要来,带着愁容的云片,急急飞避。”
2霜风[shuāng fēng]: (1).刺骨寒风。
【引】 北周 庾信 《卫王赠桑落酒奉答》诗:“霜风乱飘叶,寒水细澄沙。” 宋 柳永 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。” 元 李寿卿《度柳翠》第三折:“断不了你那 章台 上霜风淅淅, 渭城 边烟雨霏霏。”
3凄紧[qī jǐn]: 谓寒风疾厉,
【引】寒意逼人。 晋 殷仲文 《南州桓公九井作》诗:“景气多明远,风物自凄紧。”凄,一本作“ 凄 ”。 唐 李白 《北山独酌寄韦六》诗:“川光昼昏凝,林气夕凄紧。” 宋 柳永 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。” 明 夏完淳 《秋怀》诗之三:“秋色从西来,风物自凄紧。”
4是处[shì chù]: (1).到处;
【引】处处。《南齐书·虞玩之传》:“填街溢巷,是处皆然。” 宋 柳永 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是处红衰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” 陈毅 《六国之行》诗:“风雷驱大地,是处有亲朋。”
5苒苒[rǎn rǎn]: (4).犹渐渐。
【引】 南朝 梁宣帝 《樱桃赋》:“既离离而春就,乍苒苒而冬迎。” 宋 柳永 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是处红衰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” 清 赵翼 《偶得》诗:“清晨自览镜,苒苒老已至。”
6物华[wù huá]: (1).自然景物。
【引】 南朝 梁 柳恽 《赠吴均》诗之一:“离念已郁陶,物华复如此。” 唐 杜甫 《曲江陪郑南史饮》诗:“自知白发非春事,且尽芳樽恋物华。” 宋 柳永 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是处红衰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” 清 金农 《游窦氏别圃》诗:“骀荡春游恋物华,已忘寄迹在天涯。”
7颙望[yóng wàng]: (1).凝望,
【引】抬头呆望。 唐 李赤 《望夫山》诗:“颙望临碧空,怨情感离别。” 宋 柳永 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想佳人、妆楼颙望,误几回、天际识归舟。”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捷报》:“颙望碧天遥,不见春归路。”
8争知[zhēng zhī]: (2).犹怎知。
【引】 宋 柳永 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争知我、倚阑干处,正恁凝愁?” 元 无名氏 《神奴儿》第一折:“兄弟你心中烦恼我争知?” 明 刘基 《秋日即事》诗之六:“不是雁声天畔过,争知今日是重阳?”
9凝愁[níng chóu]: 凝聚愁情。
【引】 唐 李咸用 《同友人秋日登庾楼》诗:“ 六代 风光无问处,九条烟水但凝愁。” 宋 柳永 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争知我,倚阑干处,正恁凝愁。” 宋 吕渭老 《千秋岁》词:“凝愁情不展,宿酒风还醒。”